光栅尺(又称光栅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栅光学原理测量物体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坐标测量机、精密仪器等领域,能实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定位精度。那么,下面
测量仪器回收小编介绍一下光栅尺主要由标尺光栅、指示光栅、读数头三部分组成,辅以防护装置和信号处理电路:

标尺光栅(定尺)
长条形光学元件(金属或玻璃基底),表面刻有均匀的平行刻线(栅线),栅距W是核心参数(常见 20μm、10μm、5μm),刻线精度直接决定测量精度(误差≤0.1μm/m)。
安装在被测物体上(如机床工作台),随物体同步移动,需具备抗振动、耐温变(-20℃至 60℃)性能。
指示光栅(动尺)
短条形光栅,刻线密度与标尺光栅一致,固定在读数头内,与标尺光栅保持微小间隙(0.1-0.5mm)和夹角(约 1°),用于产生莫尔条纹。
读数头
核心检测部件,包含光源(LED 或激光)、透镜(聚焦光线)、光电元件(如光敏二极管阵列)和信号处理电路。
功能:将莫尔条纹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正弦 / 余弦信号),经放大、细分后输出数字脉冲信号(代表位移量和方向)。
防护装置
金属或塑料外壳,保护光栅免受灰尘、油污、冷却液污染(尤其工业环境),部分光栅尺配备密封结构(IP64/IP67 防护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