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显微镜凭借高精度、非接触式测量的特点,在模具制造中成为关键的质量控制工具,可覆盖模具设计验证、加工过程监控、成品检测全流程,尤其针对模具的微小结构、复杂轮廓及形位公差进行精准测量。那么,
测量仪器回收小编总结一下具体应用场景:

一、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检测
模具由多个精密零件(如凸模、凹模、型芯、导柱导套)组装而成,各零件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模具合模精度和产品质量,工具显微镜可实现以下测量:
线性尺寸测量
测量凸模 / 凹模的刃口宽度、厚度(精度达 0.001mm),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如冲压模的凹模刃口宽度偏差需≤±0.002mm,否则会导致冲压件毛刺过大);
检测型芯的高度、直径(如注塑模的圆柱型芯直径,公差需控制在 IT5-IT6 级),避免成型产品出现尺寸偏差;
测量导柱、导套的配合间隙(通过测量两者直径差计算),确保间隙在 0.005-0.01mm 范围内(间隙过大导致模具晃动,过小则卡模)。
孔系与槽类结构测量
检测模具模板上定位孔的孔径、孔间距(如多工位级进模的定位孔间距偏差需≤±0.003mm),保证各工位对齐;
测量异形槽(如燕尾槽、T 型槽)的深度、宽度及角度,确保与滑块等零件的配合精度(如注塑模滑块槽的角度偏差≤±5′)。
二、模具型腔与型芯的轮廓精度检测
模具型腔(如注塑模的产品成型面)和型芯的轮廓直接决定产品形状,工具显微镜可对复杂曲面、曲线进行精准测量:
二维轮廓测量
对平面型腔的圆弧、拐角、直线段进行测量,通过软件拟合轮廓曲线,计算实际轮廓与设计 CAD 模型的偏差(如手机外壳模具的型腔圆角半径偏差需≤0.005mm);
检测冲压模的刃口轮廓(如异形件冲压模的刃口曲线),确保与产品展开尺寸一致,避免冲压件形状失真。
曲面与斜度测量
测量模具型腔的斜度(如脱模斜度),通过旋转工作台配合角度测量功能,确保斜度偏差≤±10′(斜度过小会导致产品脱模困难,过大则影响外观);
对具有台阶、凹槽的复杂型腔(如汽车零件模具),测量各台阶的高度差、平面度(平面度≤0.002mm/100mm),保证成型产品的台阶尺寸准确。
三、模具零件的形位公差检测
形位公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是模具装配和运动顺畅的关键,工具显微镜可通过坐标测量实现量化评估:
平行度与垂直度测量
测量导柱与模板底面的垂直度(公差≤0.005mm/100mm),避免模具合模时导柱受力不均导致磨损;
检测凹模上平面与下平面的平行度(偏差≤0.003mm),确保冲压时受力均匀,延长模具寿命。
同轴度与对称度测量
测量模具中阶梯孔的同轴度(如注塑模的浇口套与定位环的同轴度需≤0.01mm),防止熔料流动受阻;
检测对称结构零件(如双型腔模具的型芯)的对称度(偏差≤0.005mm),保证两个型腔成型的产品尺寸一致。
四、模具刃口与磨损量检测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刃口(如冲压模、剪切模)会逐渐磨损,工具显微镜可监控磨损程度,判断是否需要修模:
新模具刃口质量检测
放大观察刃口的锋利度(如刃口圆角半径需≤0.01mm),避免因刃口钝化导致冲压件毛刺、变形;
检测刃口的崩缺、裂纹(放大 20-50 倍可见),确保初始状态合格。
磨损量监控
定期测量刃口的磨损宽度(如冲压模刃口磨损超过 0.03mm 时,需重新研磨);
对比磨损前后的轮廓曲线,评估磨损对产品尺寸的影响(如磨损导致凹模尺寸变大,需计算补偿量)。
五、模具装配过程中的辅助校准
模具装配时,工具显微镜可辅助调整零件位置,确保装配精度:
校准凸模与凹模的对中性(如级进模中各工位凸模与凹模的中心偏差需≤0.002mm),通过测量两者的坐标位置,指导装配调整;
检测滑块与滑槽的配合间隙(通过测量两者的侧面距离),确保滑块运动顺畅无卡滞,同时避免间隙过大导致产品飞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