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三次元测量仪在使用前需全面检查性能、精度及硬件状态,避免因设备老化或故障导致测量误差。那么,接下来
二手三次元供应小编解答一下关于从核心部件到功能测试的详细检查要点:

一、机械结构与硬件检查
导轨与运动系统
外观检查:导轨表面是否有划伤、锈迹或磨损痕迹(用手轻触导轨边缘,若有毛刺或凹陷需警惕),滑块运行时是否有卡顿或异响(手动推动三轴,顺畅度应均匀,阻力≤5N)。
润滑状态:查看导轨润滑脂是否干涸(正常应为半透明膏状),润滑泵是否能正常供油(按下手动润滑按钮,观察出油口是否有油脂溢出),缺油可能导致导轨磨损加剧。
丝杆与联轴器:低速运行三轴,听是否有 “咔咔” 声(可能是丝杆磨损或联轴器松动),用手轻触丝杆螺母,感受运行时的震动幅度(正常应无明显抖动)。
测头与传感器
测头校准:使用标准球(如直径 5mm 陶瓷球,精度 ±0.5μm)进行测头校准,重复测量 3 次,偏差应≤1μm(若偏差超过 3μm,可能测头杆变形或传感器漂移)。
传感器信号:触发测头时,观察软件界面信号反馈是否灵敏(触测后指示灯应立即亮起,延迟≤0.1 秒),若信号时断时续,可能是线缆接触不良或传感器老化。
机身稳定性
水平度:用高精度水平仪(精度 0.01mm/m)放置在工作台面,调整地脚螺栓,确保 X/Y 轴水平偏差≤0.05mm/m(超过 0.1mm/m 会影响测量精度)。
机械刚性:轻推工作台,观察是否有晃动(位移应≤0.02mm),立柱与底座连接处螺丝是否松动(用扭矩扳手检查,紧固扭矩需达到原厂标准,如 M8 螺丝扭矩 12-15N・m)。
二、电气系统与软件功能
控制系统与电机
电机运行:手动控制三轴匀速运动(速度 10mm/s),观察电机是否有异常发热(外壳温度≤45℃),运行时电流波动应≤10% 额定电流(可通过控制柜电流表查看)。
紧急停止功能:按下急停按钮,设备应立即断电停机,再次启动时需确认系统复位正常(避免继电器粘连导致故障)。
软件与数据接口
软件版本:确认软件是否为原厂正版,版本是否支持当前硬件(如旧版软件可能不兼容新型传感器),检查是否有加密狗失效、 license 过期等问题。
数据传输:通过 USB 或网线连接电脑,导入 / 导出测量数据(如 IGES、STEP 格式),测试 10 次传输是否丢包(丢包率应 = 0),避免因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数据错误。
光栅尺与编码器
读数稳定性:静止状态下观察光栅尺读数(分辨率通常 0.1μm 或 0.5μm),若数值持续跳动(波动超过 1 个最小分辨率),可能是光栅尺污染或编码器故障(需用无尘布蘸酒精擦拭光栅尺玻璃)。
三、精度校准与性能测试
基础精度验证
长度测量误差(E0):使用标准量块(如 50mm、100mm,精度 ±0.5μm),在工作台上不同位置测量 3 次,最大误差应≤(2+L/200)μm(L 为测量长度,mm),若超差需检查丝杆螺距误差或光栅尺校准系数。
垂直度(Z 轴对 XY 平面):用直角尺(精度 ±10″)测量 Z 轴移动时的垂直度,100mm 高度内偏差应≤5μm,超过 10μm 可能是 Z 轴导轨磨损或安装偏移。
重复性测试
选取工件上某点重复测量 10 次,计算标准偏差(σ),应≤1μm(若 σ>2μm,可能测头抖动、电机伺服系统不稳定)。
对同一圆柱面测量直径,重复误差≤1.5μm(否则需检查旋转轴分度精度或测头补偿参数)。
速度与加速度测试
设定三轴以最大速度运行(如 50mm/s),观察运行是否平稳(无明显震动),加速度变化时测量值波动应≤2%(可通过软件记录动态误差曲线)。
四、附件与耗材检查
工作台与夹具
工作台面是否有磕碰凹痕(深度 > 0.1mm 会影响工件装夹),T 型槽内是否有铁屑堆积(需用压缩空气清理),夹具安装孔精度(孔径误差≤0.02mm)。
大理石台面需检查是否有裂纹(用手电筒侧照观察,裂纹会反光),平整度误差≤0.03mm/1000mm(超过 0.05mm 需研磨修复)。
测头附件与工具
测针(如红宝石测针)是否有磨损(针尖球面度偏差 > 0.5μm 需更换),加长杆是否弯曲(目视检查,弯曲度 > 0.1mm 会影响测量精度)。
标配工具(如校准球、量块、扳手)是否齐全,校准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过期需重新检定)。
五、历史维护与故障记录
维修档案
向卖家索取设备维修记录,重点关注是否更换过核心部件(如光栅尺、电机、传感器),更换时间及后续运行状况(如更换后精度是否恢复)。
查看保养日志,确认是否定期做导轨润滑、电气柜除尘(建议每 3 个月一次,若超过 1 年未保养,需警惕内部积尘导致短路)。
故障复现
模拟常见故障场景:
长时间运行后(如连续工作 4 小时),检查精度是否漂移(温度漂移应≤3μm/℃);
快速移动时急停,观察重启后坐标是否归零(可能存在编码器零点偏移)。
六、环境适应性检查
温湿度敏感度
在设备运行状态下,测试环境温湿度变化对精度的影响:
温度波动≤1℃/h(20±2℃最佳),测量精度变化应≤(1+L/500)μm;
湿度 40%-60% RH,若超过 70% RH,检查电气柜内除湿器是否工作(用湿度计实测柜内湿度,应≤50% RH)。
抗振与电磁干扰
设备周围 1 米内无振动源(如冲床、空压机),用振动仪测量地面振动幅值≤5μm/s,若超标需加装减震垫(如空气弹簧减震器)。
远离强电磁设备(如变压器、变频器),运行时测量电控柜附近磁场强度≤10mG,避免干扰光栅尺信号。